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92站长网 (https://www.92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移动互联 > 应用 > 正文

从传播学和性格理论分析手机过度使用

发布时间:2022-12-13 15:35:30 所属栏目:应用 来源:互联网
导读: 有次洗手的时候,水流发出的哗哗声,忽然让我想出一个词语,来描述现代人对于手机上瘾的行为,那就是“追逐屏幕”。
闲下来的时候,不自觉就会伸手拿手机,点开一个软件,又一个软件手机应

有次洗手的时候,水流发出的哗哗声,忽然让我想出一个词语,来描述现代人对于手机上瘾的行为,那就是“追逐屏幕”。

闲下来的时候,不自觉就会伸手拿手机,点开一个软件,又一个软件手机应用分析,大脑沉浸在源源不断的信息或者视频里,丝毫意识不到时间的流逝,不知不觉半个小时过去了,彷佛时间被偷走了。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中。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人均每周上网时长达到28.5个小时,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7%。

如果将每天划分为三个八小时,除去工作、睡觉各占8小时,还有4小时被网络占据。很多人都抱怨自己没有时间做想做的事情,但仔细想想,花在屏幕上的时间加在一起,能做很多事情。

虽说时间就像是海绵里的水,只要肯挤,总是会有的,但手机就像盖在海绵上的毛巾,把水吸走了。想要学习时间管理,不如先想想如何放下手机。

今天提供两个角度,来挖掘沉浸屏幕的根本原因,继而找出针对性措施,解决屏幕成瘾。

角度一:传播学视角下,报纸、电话、电报等媒介的产生,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让人们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出现,更是聚集了办公、娱乐、电商等功能于一体,随时随地实现人们的各种需求。

媒介是对人类感官的延申。信息高速传递,彷佛实现了千里眼、顺风耳;外卖触手可达,扩展了手和腿的行动范围;球赛即时观看,坐在家里便能阅览世界;这些体验给人带来安全感、控制感、便利感、满足感、愉悦感等诸多美好的感受。手机是目前最便捷、最普遍的媒介,与其说人们对手机上瘾,不如说人们追逐的是手机所带来的诸多美好感觉。

由此,如果我们意识到自己从各种手机软件中获得的是什么感觉,进而在现实世界中寻找到替代品,就能脱离手机的控制。所以,当你再次拿起手机时,问问自己想要从手机中获得什么,是否有其他替代途径。这样的思考一旦形成,无意识沉浸在手机中的事情将很少发生。

角度二:九型人格理论视角下,9号性格者被称作调停者,英文是mediator,是中介的意思。这种性格的人没有什么突出特点,就像是中间人一样,能很好调节别人的需要,但对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却不是很清楚,从而常常表现出“不知道在忙什么”,把最重要的事情拖到最后去完成(拖延症),会对游戏、电视剧或者某种食物上瘾等。

性格影响行为,手机里有大千世界,但没有你自己。手机成为9号性格逃避现实、逃避自我的所在。

由此,强化自我意识,一心一意专注到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上,对即将出现将情绪转移到某种替代品上的行为保持警惕,培养自控力,将会对由性格导致逃避现实的手机依赖起作用。

综上,无论何种视角,避免手机带来的时间浪费,只有一个终极导向:驾驭科技,而不被科技驾驭。

附合集:

最近看到微信公众号推出了合集功能,我将以往有价值、有深度、有热度的文章都归结在了一起,名为,这是我的所见所闻,希望引发你的所思所想。合集里见!

(编辑:92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