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地行星确实是 类地 吗
发布时间:2022-10-20 11:00:56 所属栏目:外闻 来源:未知
导读: 类地行星真的“类地”吗?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茫茫宇宙中寻找着未知的外星生命,其中那些具有与地球相似的地质环境的行星被称为“类地行星”,也被认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茫茫宇宙中寻找着未知的外星生命,其中那些具有与地球相似的地质环境的行星被称为“类地行星”,也被认
类地行星真的“类地”吗?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茫茫宇宙中寻找着未知的外星生命,其中那些具有与地球相似的地质环境的行星被称为“类地行星”,也被认为是外星生命最可能存在的地方。但是,这些行星真的像地球一样吗? 而且,外星岩石的类型比我们太阳系的岩石类型更多样化,其中大部分从未在地球上发现过。橄榄岩是一种富含镁铁硅酸盐的岩石,是由快速冷却的火山岩浆形成的,方解石则是一种碳酸钙矿物,是海水、矿床和岩浆中的碳酸钙经过长时间的沉积而成的。这两种岩石无论组成还是成因都截然不同,在地球上从未共存过,但是被科学家称为“方解石橄榄岩”的岩石在太阳系外的类地行星中却不鲜见。此外,“石英辉石岩”“方镁石纯辉石”和“方镁石方长石”等也是地球上从未发现的新型石头。 行星形成初期,内部温度很高,大部分物质处于熔融状态,火山很容易喷发,高温使得液态水无法留存,海洋和湖泊无法形成。漫长的时间之后,行星的地质活动变缓,温度开始下降,岩石固结,其中较重的物质沉向内部,形成地核和地幔;较轻的物质则分布在表面,形成地壳。当温度降到比水的沸点更低时,水蒸气开始凝结,倾盆大雨从天而降,雨水流入地势低凹的地方,就形成了原始海洋。 而陆地和海洋究竟该“长成”什么样子则是岩石决定的。以地球为例,瓢泼大雨持续冲刷大陆地壳,将原本存在于陆地上的岩石——玄武岩冲入海中,使海底沉积物越积越厚,直到将海底的地层压垮。海底的地下熔岩喷涌而出,这些岩浆冷却之后就变成了花岗岩。久而久之,这些花岗岩在浮力的作用下升出海面,形成岛屿。更多的花岗岩聚在一起,就会连成一片巨大的陆地——大陆。 大洋地壳的主要成分是玄武岩,它的密度大约是2.9克每立方米;大陆地壳的主要成分是花岗岩,它的密度大约为2.7克每立方米。因为大洋的地壳比大陆的要重一些,它往地底下陷的深度更深。而大洋地壳的平均厚度又比大陆地壳薄得多,大洋的地质活动比大陆更剧烈,比如地震更频繁、烈度也更大,表面上看,大陆反而显得“风平浪静”。这样地球就形成了以海洋为主、海陆面积相对稳定的外观。 而外星岩石与地球岩石不太一样,这一切也就会发生变化:如果外星岩石能比地球岩石吸收更多的水,海洋面积会变得更小;如果外星岩石能承受更高的熔化温度,会形成比地球地壳更薄的岩层;如果外星岩石比地球岩石更脆弱更易分解,板块活动就会更频繁更剧烈,海陆形态瞬息万变…… (编辑:92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