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脑机接口到星际移民,科幻已开启未来之门
发布时间:2023-10-21 10:00:38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互联网
导读: 称为“第一生产力”推动了中国的产业和经济发展并成为了创建一个创新国家的重要元素之一,同时也已深入到一般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去。中国被认为是最有“未来感”的国
称为“第一生产力”推动了中国的产业和经济发展并成为了创建一个创新国家的重要元素之一,同时也已深入到一般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去。中国被认为是最有“未来感”的国家之一,人类的一种新型未来正在这片土地上诞生。 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期间,记者专访多位科学家、科幻作家、业内专家,从脑机接口到“星际移民”,试图在“未来”的镜像中探寻过去与当下。 从用“意念”控制机械的科幻电影情节,到近些年蓬勃发展的脑机接口产业,人类对于大脑和脑机接口的探索从未停止。众多发达经济体将其视为战略级科技,我国也高度重视脑机接口技术发展,将“脑科学和类脑研究”列入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和工程项目。 这种所谓自主可控的脑机接口技术,实际上是通过无线传感器连续不断地采集佩戴者的脑电波信号,经过识别后将脑电波信号变成控制外围设备的信号,如控制轮椅、机械臂等,使其按照人的意图进行工作。谈及脑机接口,外界的第一印象,可能是马斯克让猴子实现“意念打字”的场景。不过,最近让外界惊艳的,是来自中国的团队。 在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期间,南开大学教授、天津市脑科学与智能康复重点实验室主任段峰带来了介入式脑电传感器,并分享了其团队关于脑机接口研究的最新进展—— “不仅是脑机接口,随着科技的进步,在未来,我们甚至还能将人类的思考、意识、记忆存储下来,就像《流浪地球2》中出现的‘数字生命’丫丫一样。”现场,他给记者透露了团队另一个试验新进展——通过试验,成功将一只老鼠的记忆移植到另一只老鼠脑中。 “我们必须要学会‘飞行’,在地球不再适合于人类居住的时候,移居到其它的星球上。”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流浪地球2》电影天文学顾问苟利军说,从明代的万户,到最早尝试设计飞机的达芬奇和探索空中飞行的莱特兄弟,再到真正走向太空的加加林,人类一直都在尝试摆脱地球引力,走向更广阔的空间。在2020年,中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发射了自己的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 “为了人类最终在其它星球上繁衍、生存下去,我们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努力。第一,我们需要找到合适的星球,第二,我们需要有足够快的飞船。”他提及,在探索系外行星方面,根据哈勃望远镜的观测结果,宇宙中大概有100万亿亿个类似于太阳的恒星。从比邻星到“葫芦娃”行星系统,目前共发现了约20颗可能宜居的系外行星。 在找到了这些行星之后,接下来人类面临的问题是能不能快速抵达这些行星,也即:我们是不是有足够快的飞船了? 苟利军分享到,在《流浪地球》中,地球被行星发动机加速到千分之五,最终目的地就是距离我们4.23光年的比邻星b,比邻星b可以说是离人类最近的一颗适宜人类生存的星球,但即使像《流浪地球》中那样将地球加速到千分之五,最终抵达比邻星b也需要2500年,这远远超出人类的寿命,所以这样的星际旅行是非常不现实的。 而在《星际穿越》中,虚构的人类可以在短短一两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就可以抵达距离上百亿光年之外的地方,其最终使用的方式是利用虫洞。“按照现在的理论研究也是有可能实现的,但遗憾的是,目前为止,人类并没有找到虫洞存在的任何证据。” 那么,在现实中,人类拥有什么样的航天技术? 1969年,人类第一次登上了月球。当时人类所使用的火箭是土星5号,是目前现役的推力最大的一类火箭。“当然在未来,我们还会研制出更多推力更大的火箭,例如空间发射系统、Space X的大猎鹰火箭等。”但是,这些火箭的推力相比土星5号的推力而言,并没有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因为火箭的燃烧机制、推力机制并没有改变,都是使用了化学能转化为动能。 除此之外,人类也在试图发展一些其他潜在的非常有效率的加速方式,比如核裂变火箭、核聚变火箭、反物质火箭等,这些在未来都有可能成为火箭推力的一种能源方式。“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发现虫洞的存在。我们可能借助虫洞,加上新型火箭的方式,能够快速地让我们去访问其它星球。” 尽管科幻叙事中的种种想象不是作为科学的发现,实现“星际移民”这个目标也任重而道远,但在他看来,科幻对于整个人类科学发展的意义至关重要。“科幻打开了想象力的大门,只有在好的想法之后,人类才有可能去做一些之后的事情。”事实上,很多科幻电影的场景,已逐步走近了现实。比如,第一部非常有影响力的科幻影视剧《星际迷航》,当中所涉及到的很多想法,比如我们用到的手机、可视电话等,很多东西最后都变成了现实。这部电影的成功,让人们看到了未来科技的发展方向,也让人们意识到了人工智能的重要性。 (编辑:92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推荐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