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92站长网 (https://www.92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崭新研究评估撞击致轨道周期缩短约33分钟

发布时间:2023-03-02 17:00:25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互联网
导读:   小行星等地外天体撞击地球的潜在威胁监测评估及相关研究,近些年来备受学界和全球广泛关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组五篇天文学论文,聚焦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对一颗
  小行星等地外天体撞击地球的潜在威胁监测评估及相关研究,近些年来备受学界和全球广泛关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组五篇天文学论文,聚焦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对一颗近地小行星的卫星开展的“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任务观测相关研究进展,旨在揭示DART航天器的撞击如何改变被撞击卫星的轨道,或能揭示如何利用这种方法打造一个防御系统,防止天体与地球的潜在撞击。
 
  据介绍,2022年9月下旬,DART任务将一个航天器撞向了近地小行星(65803)“孪大星”(Didymos)的卫星“孪小星”(Dimorphos),此次撞击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孪小星”的轨道,测试小行星偏转这种潜在方法的可行性。
 
  《自然》最新发表的五篇论文估算了“孪小星”的动量变化,并描述了动量如何从航天器转移到“孪小星”:
 
  第一篇论文研究确定了DART撞击后,“孪小星”绕“孪大星”的轨道周期变化,两种独立测量该变化的方法显示,其轨道周期缩短了约33分钟。
 
  第二篇论文重建了DART航天器对“孪小星”的影响,或有助于规划未来任务,并有望提高对结果预测的确定性。研究人员还描述了撞击点的位置和性质,指出撞击点位于两块岩石之间,航天器与“孪小星”撞击时还擦到了其中一块岩石。
 
  第三篇论文报道了哈勃太空望远镜对羽状喷出物(由撞击产生的碎片)的观测结果,这些羽状喷出物的速度和演化或能解释撞击导致的动量变化。
 
  第四篇论文研究指出,“孪小星”的轨道速度在撞击后减慢了。研究人员认为,从航天器转移到“孪小星”的动量在撞击产生的喷出物蒸汽的反冲作用下得到了增强。
 
  第五篇论文基于全球市民科学望远镜网络(包括捕捉到撞击瞬间的留尼汪岛上的3台和肯尼亚内罗毕的1台望远镜)在撞击前、中、后对“孪小星”的观测数据,研究人员估算了喷出尘埃的质量和能量,以及其随时间的演化,这或能帮助人们理解撞击任务的最终结果。

(编辑:92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