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应用软件衰落记 属于超级APP的年代过去了
发布时间:2022-10-30 11:32:00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未知
导读: “11年里更新了108个版本,安装包从457KB飙升到257MB,中间相差了575倍。”前段时间,有博主拆解安装包时发现,相较1.0版本微信安装包的199个文件数,现在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
“11年里更新了108个版本,安装包从457KB飙升到257MB,中间相差了575倍。”前段时间,有博主拆解安装包时发现,相较1.0版本微信安装包的199个文件数,现在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1.26万。日益臃肿的微信也一直被外界吐槽:实际上90%左右的更新都用不到。 从小而美的IM产品,到日活超过11亿的国民应用,现在的微信囊括了更多生态,也因此聚合了更多功能,包括但不局限于充值、购物、理财、打车、买票、刷视频、小程序。反倒是最核心的聊天功能,占用空间最小,除非你存储了大量图文。 时间回到去年,微信10周年公开课上,面对同样的质疑声,张小龙依然表示:“微信还是一款小而美的产品,它和十年前几乎一样简单。”作为彩蛋,官方在会上透露团队正在研发输入法,这个产品也在前不久发布,但安装后能占用650mb存储的微信键盘,比其他同类产品大出2-5倍,因此有网友调侃,里面可能压缩了一个《魔兽3》。 微信并不是个例,以iOS客户端安装包为例,QQ超过680M,抖音接近400M,淘宝京东也接近300M,安装运行后更是动辄好几个G。互联网的产品经理们似乎摸透了虹吸效应,他们深谙功能叠加大法,以至于马斯克在去年给推特全员上课的时候,都扬言要学微信做包罗万象的超级App。 ![]() 时间倒退到2007年,乔布斯推出了第一代iPhone,当时的他并不想在智能手机上安装应用,而是把手机看作是云服务的终端,通过浏览器搜索来访问网站,因为当时的手机在计算、续航、存储等能力上表现都很差。但事与愿违,第二年他发现访问网页的网速太慢了,同年就发布了Appstore,此时的苹果开始着手打造应用生态。 三年后《连线》在一篇文章《Web已死,Internet永生》指出,“过去几年里数字领域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从开放的互联网向半封闭的网络平台过渡。”这些平台为智能手机带来了各种App,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App,后者提供的服务让用户不再关注搜索本身,而是获取。 当时这篇文章认为:App正取代Web,苹果的“iTunes+App”模式让互联网迎来了新的时代。事实也的确如此,作为移动互联网爆发的节点,2010年除了诞生iPhone 4,之后的App市场也迎来了数量和体积上的双重爆发。 这一年,移动社交软件Kik的出现颠覆了短信,上线15天用户就突破100万,消息传到大洋彼岸的中国,旋即激起了蝴蝶效应。于是,在微信出现的时候,市面上除了米聊、飞信、易信、旺信,还有速聊、友信等IM玩家参与了这场“千信大战”。 在微信问世的前两个月,张小龙在饭否上发了很多产品思考的动态,其中就包括那句著名的“一个产品要加多少功能,才能成为一个垃圾。”即使不具备先发优势,腾讯的入局依然不容小觑,米聊上线时,雷军还说“如果腾讯进这个领域,米聊成功的概率就会降低。”结果一语成谶。 1.0版本的微信,功能很是单一,在当时并没有激起多大的水花,直到摇一摇、漂流瓶等功能上线,加上流量从PC向移动端转移,以及QQ的战略让位等原因,简洁明了的功能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用户开始出现偏移。截至2013年11月,微信注册用户量突破6亿,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的IM软件。 (编辑:92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