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特惠不是测智商,实诚点天会塌吗?
发布时间:2021-11-11 15:18:52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互联网
导读:10月31日晚,95后姑娘小韩睡觉前打开手机上的购物App,想在冬天来临之际给自己添两件新衣,但看着满屏幕的双11打折、抢购、优惠券广告,她一时犯了难。《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采访发现,今年双11,商家先涨价再降价,最终折扣商品比原来还贵说是满减,当次
10月31日晚,“95后”姑娘小韩睡觉前打开手机上的购物App,想在冬天来临之际给自己添两件新衣,但看着满屏幕的“双11”打折、抢购、优惠券广告,她一时犯了难。《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采访发现,今年“双11”,“商家先涨价再降价,最终折扣商品比原来还贵”“说是满减,当次购物不能使用,还得等到下次购物才能优惠”等问题依然存在,各种优惠规则让人很是“心累”。(11月8日《法治日报》) “双11”马上到来,各类营销大战风头正劲。作为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的关键档口,一个“双11”能让消费产业链兴奋得“不可开交”,更让许多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然而,买家没有卖家精,电商们可不是慈善家,岂能让消费者轻易如愿以偿?看上去很美丽的优惠其实充满了虚幻的色彩,如果没有过人的智商和“永不言弃”的执着,欲分得一杯羹又谈何容易。 如果说,过去的“双11”商家实行先涨后降、明降暗涨,耍的是“电商专供”的把戏,那么这两年的营销更有点深不可测,消费者稍有不慎就会“掉入陷阱”。不难看出,今年“双11”,尽管主流玩法还是预售和满减优惠,然而游戏门槛却是越来越高。一些商家的优惠细则方式多种多样,消费者要真正实现“心头所想”,需要瞪大眼睛进行精打细算,否则就是“伸着脖子挨宰”。 (编辑:92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站长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