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数据安全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借助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进步,我们的行动被时时监视已经成为现实。世界正在按这个模式运转:一端是各种产品(传感器)不
首来,说说大数据怎么会涉及隐私呢?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借助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进步,我们的行动被时时监视已经成为现实。世界正在按这个模式运转:一端是各种产品(传感器)不停的获取各种数据,一端则是人工智能里的机器学习算法对已经获取的数据进行加工大数据安全技术,并供感兴趣的人们使用。正是这种把一切都数字化的做法使任何隐私都无法遁形,只要数据被攻击,就会被有心人利用和曝光,因此可以说是大数据加剧了隐私的透明化进程。 那么,大数据会遇到什么样的攻击呢? 属于隐私的个人信息被泄露,让人烦心更让人忧心。可现实是,对大数据的攻击远不止这一种,因为不仅可以通过入侵,也可以通过购买,或者通过技术手段收集都是可行的方式。对数据的不当使用就更多了:数据欺骗、数据盗取、数据篡改、数据勒索等,不一而足。 最后,是要思考下我们有什么应对策略可以采用呢? 从技术手段来说,传统防火墙、入侵检测、堡垒主机、网闸等用于网络安全、系统安全防护:加/解密、备份/恢复、数据丢失防护、区域链、分布式数据库等用于数据存储安全和数据防篡改。 从制度手段来说,对数据进行分类分层,如按重要程度分成核心或非核心数据,按经济价值分成可交易或不可交易数据,按安全程度分成可公开或不可公开数据,按使用期限分成可长期使用或用过即删数据,按使用方式分成直接使用或间接使用等,以实现使用权限管理和追溯审计。从法律手段来说,通过立法,让非法攻击与违法使用大数据者和侵范隐私者,付出巨大代价。 尽管企业和厂商都对通过Email或网络造成的数据泄露相当重视,但事实是,敏感的数据更有可能通过丢失的手提电脑或USB盘落入他人手中。因此,企业数据的安全还应该关注数据存储设备,特别是移动设备的安全。 最后,是要经常性地进行安全诊断:渗透测试、审计和风险评估以查找漏洞,及时加固。 大数据规划就从数据的获取,到数据的应用,最后落到数据的安全与隐私风险控制上。 (编辑:92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