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跟随大佬创业的个人心得体会
本人自出社会6年以来,摆过地摊,进过私企
最近几天我在996繁忙的工作中抬起头来开始思考未来的个人发展,将近30一事无成,想在知乎上留下一点微薄的个人经验,也希望有大佬愿意不吝赐教。 本人自出社会6年以来,摆过地摊,进过私企,国企,外企,自己开过店,和人合伙创过业,也曾单枪匹马的干过,最后无一例外,全部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发展道路,伟人说“批评与自我批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在失败出求成功”所以自认为还是有一点经验教训可以总结下来以便时时提醒自己以后不要重蹈覆辙,一定要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成功的事业各有不同,失败的事业千篇一律,敢于下决心创业者,大都是不缺乏勇气及实力的人,可有的人白手起家干到市值百亿,有的人含金汤勺出生却干到破产,其实这个社会对创业者来说还是相对公平的,只要不是灰色或者垄断产业或者专门享受政策性红利的产业,只要是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生活需求的创业,其实创业者手中握有的资源也都大同小异,大家也都是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过几年的人,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一种体会,跟着牛逼特别有能力的那种领导,虽然实际工作量会增加但是你会干的很轻松很快乐,但是如果你跟一个sb型的领导,虽然可能工作量会更小,因为sb领导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合理安排分配工作量,但是你肯定会感觉干的很累,因为你会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沟通改造上面,而且很可能会承担完全不属于你工作领域的事情,比如你明明是个后端开发人员,他要你懂设计懂ui画原型图,还要去设计图标,ps图片,前端更惨他要你会数据库,会优化接口响应,总之sb领导会让一个组织变的职责不分混乱不堪,而且也会让手下人非常难做,出了事还时不时的会推手下人出去背锅。 好的创业型公司和没有发展前景公司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欢迎各位大佬进行补充) 1、专一性,做企业一定要明确你的产品定位, 我曾经在某个开发房地产erp系统的互联网公司待过,这家公司现在已经上市了,在这一行业很有名还设立了地产研究院,可以说是这一行业的领头羊,我加入的时候公司研发部规模还比较小,开发过程和客户打交道的过程中,我就发现公司的业务非常单一,按道理讲公司这个规模不是应该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然后把产业扩张起来才能更好的赚钱么,我在新员工培训的时候得到了答案,这个公司新员工开培训会的时候都会有老板讲话,然后让新员工大胆提问,这个过程中老板会让各部门负责人详细介绍公司各部门的规章制度及升迁加薪规则,然后老板讲一下企业文化愿景之类的东西,大部分说的话我都不记得了,我只记得当时老板说过一句佛经上面的话,“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什么意思呢就是人生很短把一件事做好久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是如果你能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做一些别人做不到的事情,那么你就会获得很多很多的收获,到你个时候你会发现金钱权力唾手可得,你把一做好,后面的零才会无限增多拥有无限可能,你自然而然就会成功了,所以他开的这个公司只做房地产商的业务做房地产开发销售相关的管理系统,后来搞出名气了甚至有很多物业零售店制造业企业的来找他做erp系统他都一一婉拒了, 正面教材说完再说说反面教材,刚毕业那会我进了一家初创企业,说来奇怪这家企业并没有明确的产品定位,什么赚钱他做什么,淘宝店火他做电商,拼多多火他就做优惠券返佣金的套路,共享单车火他又投资到这个领域的app小程序开发,到最后一样都没做精,做出来的产品和市面上专业搞你些业务的app用户体验方面没得比,最后完全没人用,而且因为业务铺的太广,资金消耗很大最后拖欠一屁股债,公司破产了,很多员工加班加点的干活最后工资都没拿到,所以这个点告诉我们创业赚钱不仅仅钱要花在刀刃上,力气也要花在刀刃上,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资金也是有限的,你要让别人认可你那你就一定要做到行业拔尖,另一个例子就是某视号称打造生态圈,可是业务太杂,无法找到重点最后破产成为老赖,所以专一很重要,不要跟风什么火做什么,要有自己的产品定位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做到行业领先再考虑扩张。 2、用户体验(用户一句话顶销售一万句) 现在市面上很多企业喜欢玩套路,有的是实实在在给用户让利了,有的是实实在在的在坑用户,比如什么某app内的消费券满减砍价之类的,让用户一刀砍到99,但就是最后的1块钱始终不让用户砍到,就钓到用户了,让用户去分享去消费,说轻点这叫营销手段,说重点这叫诈骗,这样的企业如果不是大财团给撑着早倒了,其实这是在断自己的后路,你骗用户一次可能会上当,但当用户缓过神来他会感觉到你欺骗了他,你就会损失一个回头客及他介绍的其它客户资源,所以做产品口碑很重要,尤其是用户的口碑,说完反面教材再来个正面的,我之前进过一家做工作流开发的企业,他们就很重视用户体验,他们在企业的招标会上往往只带几页纸介绍一下企业业务,然后就会直接把示范用的系统打开给用户自己操作一遍然后讲解一遍,然后结合用户自己的业务提出改进方案,然后告诉用户由那些功能是用户用不上的,由那些事可以进一步优化的,这使得他们的产品在客户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事事以用户为先,掌握主动权,而不是事事听用户的,这其中的奥妙只能自己体会了,你只要能主动的去解决用户业务方面的痛点,那么你就会赢得一个回头客以及他圈子里的客户,以及大量的金钱,这才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且他们公司从来不需要销售,就依靠企业之间的口口相传,最后把业务做到很多世界500强的公司里面去了,而且浙江很多高校最后也听说了他们的口碑,最后都用他们的工作流系统,老板也收获了大量的资源,所以用心帮助你的客户,你必然会得到1+1=3的利益。 3、管理制度(好的管理制度把鬼变成人,坏的管理制度把人变成鬼,) 曾经在这个平台上听某大佬说过一句话,国内企业没有管理制度,有的是阴谋权术,这句话我深以为然,因为我见过的大多数公司都是基本没有明确的奖惩升迁制度,就算有也是挂在墙上从没认真执行过,因为一旦企业认真明确执行这些管理制度,那么管理人员还如何作威作福,如何压榨员工呢,比如如果规章制度规定员工可以拒绝工作内容之外的安排,那像有些小公司领导视员工如奴隶一般呼来喝去安排工作之外的事情,员工直接可以拒绝,那员工可以直接拿规章制度说事,而领导毫无办法,失去了规章制度解释权就失去了权力,法不明而威自显,凭个人好恶决定福利待遇,那自然满公司都是唯唯诺诺之人,动辄以左脚先进办公室为理由辞退不听话的刺头,当这样的领导岂不美哉,但是这样爽了中层干部,于公司利益百害而无一利,他会严重破坏班子团结性,员工不知道明确的升迁规则,那当然是工作积极性降低混日子拍马屁者居多,长此以往公司岂有不垮之理。还是以那房地产erp开发公司为例,他们就明确了打分分级制,平时业务完成表现占30%,然后每个季度组织一个考试,对业务能力进行综合考试,考试份数占60%,然后才是管理者及同事评价占10%,类似高考一样依照考察的分数决定你的工资及升迁机会,虽然不是很完美,但绝对是剥夺了中层管理者手中的权利,而且也有助于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更积极的参与到公司的业务开发中来。 4、工作氛围(谁不愿意站着把钱给挣了) 这一点相信大家在外企和私企待过的人都知道,外企里面下午都会有一个下午茶时间,然后主管领导会坐下来与自己一起谈谈公司的发展及业务方面的问题,大家一起边吃边聊,谈一谈自己的意见,各抒己见,然后每周都有一次和老板预约面谈的机会,这样能让公司的员工更有一种主人公的意识,更能明白他身上的责任,而不是像私企一样动不动就威胁员工不好好干就滚蛋降薪什么的,这样只会让员工心惊胆战,拿完工资就跑路,所以好的工作氛围会让大家都能开心的工作,更有利于团队的成长和发展。 5、利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老生常谈了,创业街有句话叫做“”先谈生存,再谈发展,“”这句话的确是真理,千万不要试图用画的大饼或未来的预期或什么企业价值文化什么的去加强班子的团结,这样会让人觉得管理者是个虚伪的骗子信任这个东西一旦破坏了就很难再建立了,人大都是短视的,是不会看到明天的大饼的,所以他们才需要一位高瞻远瞩的领导者来带领他们走向大饼,哦说错了,是走向成功,所以领导者要相信至少在企业上市之前你画的大饼是没几个人愿意相信的创业个人经验,而且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所以你要靠实实在在的利益去团结你的下属,而不是靠画出来的大饼,因为你不是神笔马良。 6、亲和性(周公吐脯,天下归心,) 这个其实和工作氛围道理差不多,我就不多啰嗦了,道理很简单,谁都不愿意看到领导整天一副颐指气使装逼的样子,都喜欢自己的领导能多关注下自己的业务工作,能和自己多多交流,其实大多数的开创事业的领袖大都具有这样的能力,能和底层打成一片,伟人在田间地头搞调查和农民打成一片,李世民和士兵同吃同睡,上战场冲锋在前,列宁也是和工人同吃同睡,最后他们都深得底层的爱戴和拥护,他们都取的了不俗的成功,所以创业期把自己位置放低一点,要和你的团队融合在一起,你的团队牛逼才是你牛逼的本钱。 7、乐观(牛奶瓶倒了,乐观的人看到还有半瓶可用,悲观的人却还在无意义的伤心难过) 这点其实很重要,所谓从失败处求成功,屡战屡败不如屡败屡战,这是伟人和曾圣人的教诲,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失败了再来一次就是了,万事俱备也可能起了西风,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你的团队才能看到你的领导魅力,你才能创造辉煌。 个人关于创业注意事项的一点浅见,希望各位大佬不吝赐教。 (编辑:92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