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姑娘创业3年后的经验总结
每一个想活明白的人
都关注了:女神30
上周日我应母校上外肖老师之邀,为2015级PT(在职研究生)班同学做了一段关于创业方面的分享。
记得2013年毕
是不是女神不重要,重要的是活出神样儿 每一个想活明白的人 都关注了:女神30 上周日我应母校上外肖老师之邀,为2015级PT(在职研究生)班同学做了一段关于创业方面的分享。 记得2013年毕业前,我参加了学校的创业大赛并获得那届的三等奖。当时我的指导老师便是肖老师。 我对肖老师笑称,因为获奖,把我的野心撑大,因为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想打工了,甚至一份简历都没投过。当年毕业时,我给自己两个选择,要么在家带娃,要么出来创业。 肖老师为我们讲授商业计划课程,他的真实身份其实是一位哈佛博士毕业的资深投资人。这一点也是上外MBA的一个特色,很多讲师不但是哈佛、耶鲁这些常青藤联盟名校毕业,还是有实战经验的企业家、投资人,所以他们讲的课程,实用性非常强。 我曾猜想,为啥有脑有钱有闲的投资人会来高校讲课?我的推测是,他们应该已经达到马斯洛需求层次的第五层“自我实现的需求”了吧。通过帮助他人获得自我实现。这到底算不算终极需求? 我虽然答应了要去学校分享,但一直没想好该分享点什么? 想来想去,还是讲讲我这3年来真实的创业体验。毕竟“看过猪跑”和“吃过猪肉”,真的不一样。 我把自己的3年来的创业经验,总结为三个词:勇气、真爱、认知。 第一,勇气 “创业”过程其实是一次次关于勇气的考验。 我还清楚记得接第一单业务时的紧张。2014年一位投资月子会所的朋友和我聊他正陷入经营困境。在他讲述的过程中,我几次想张口说,“我可以用我的专业来帮你。” 但我不敢。我担心他问我:“你有这方面经验吗?”“你懂这个行业吗?”“你以前做过哪家成功案例?”….. 一想到可能被问到这些没法回答的问题时,我紧张的说不出话来。可我知道,他的市场定位和推广没做好,没有收入,士气不高,管理自然也成了问题。做市场、品牌定位,恰恰是我的专业。 我开着车在回家的路上,对自己不敢开口懊悔不已。我打电话给姐姐,姐姐比我创业早些,一直在做地产策划公司。对于我的顾虑,她反问我:“谁说非得要有同样案例才能做?我以前没做过别墅项目,但客户依然会和我签约啊,因为我专业啊!你有经验,你十几年的市场经验,做过那么多成功案例,那不是案例吗?那不是你可以做好的证明吗?还需要什么证明呢?”听到这儿,在车子钻出隧道那一刻经验创业,我知道我该怎样做了。 当天晚上,我准备了PPT,对这个客户的情况做了初步分析,并提供了策略方案。第二天,我主动打电话告诉他,我有办法帮他解决这个问题,能否给我30分钟,听我讲一下。当然,他没拒绝我,并且听我讲完后,客户当场和我签约了!而且完全没有问我当初担心的那些问题。 自此,我不再畏惧突如其来的挑战。接受,并去尝试。尝试越多,机会也越多。 我认为,所谓的“勇气”,就是做好你自己,并相信,无论结果如何,你都能从中得到收获。 如果客户接受你,你赢得了机会和信心。如果客户拒绝你,你可以从拒绝中获得改进的方向。随着拒绝次数越多,你离目标也就越近。 有了这样的认知,过程就不那么痛苦了。我变得更积极、更主动,在主动中也更加自信。 第二,真爱 真爱,这个词,是我用来形容创业动机的。 关于创业动机可能有很多种,但能支撑你持续走下去的,只有两种。一种叫不得已,另一种叫真爱。 什么是不得已呢?比如说,穷孩子一个,再比如说,找不到工作或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人家处处都不要你。那么为了生存,你去创业了。这叫不得已。这种不得已的好处在于,无论创不创业,你都没多大损失。你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那自然就坚持了。 另一种情况是,创业并非你的必选项。但你依然选择它。比如我当初就是铁了心的不去找工作,当职业人的经历对我来说已经够够了。也清楚创业不易,但我还是选择了这个艰难的选项。 这3年来遇到很多人、很多事,做过不少错误的决定,也吃了不少亏不少苦。 好几次,我把车子停在公司楼下或家楼下的停车场,一个人静静地摊坐在车上,身体的疲乏,伴随着各种委屈,心中翻腾出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会遇到这么奇葩的客户?为什么要去容忍那些以前我绝对不喜欢的人?为什么这么人言而无信?为什么这么多骗子?为什么我要哄完客户、哄员工?谁来哄我呢?难道我不是应该做个养尊处优的美丽姑娘么?为什么熬夜熬到大姨妈都不来了?为什么一天赶几场连午饭都没空吃?为什么要受这种苦?为什么要把自己折腾的这么累?这么苦家人不理解你,还有人背后嘲笑你不赚钱瞎折腾,我这么辛苦到底图什么呢?…… 不管默默流泪多少次,最后的回答依然是:“是的,我自找的!我愿意!”然后推开车门,继续投入另一场“战斗”。 我想,这就是所谓的“真爱”吧? 事业这个“姑娘”,她爱不爱你,你不知道,你唯一知道的是,你付出时是无怨无悔。 如果不是“真爱”,我应该有无数次,无数个理由选择退缩或放弃。也许一开始是凭着自己的热情在做,但后来,事情本身的价值就慢慢凸显出来,反倒是事情本身的价值会鼓励我继续做下去。 小扎说过:“对于真正创过业的人来说,他们知道创业本身是件非常难的事情,而真正让你能够坚持下去的是相信你在做的事情,并且知道你在做的事情是在创造价值。” 第三,改变认知 从职业人到创业人,我的认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尽管之前我也是个有十多年工作经验的职业经理人,但再成熟的职业经理人,也绝对和自己作老板的不同。角度不同、认知不同、思维不同、行事方法也自然不同。 从第一天开始,我的思维就在改变。以前总认为老板为啥总是做些愚蠢的决策呢?为啥会重用没能力的人呢?为啥会那么急功近利呢?为什么会那么不合常理呢?为什么那么不近人情呢?…..现在那些不能理解的,统统都能理解了,无需解释。因为你站的位置,你看到的,和职业经理人是不一样的风景。 你的责任更重,压力更大,而且除了你自己以外,少有人真正体会到你的角度。你要为自己负责,还要为团队负责,为客户负责,为投资人负责…..你没有退缩的理由,所以,很多决定最终是一种平衡方案甚至是一个过渡或策略,你看不懂,仅仅因为不理解。 “创业者是问题的解决者。”这话是脱不花说的,我超级赞同。 自己开公司后,我几乎不再说的一个词是“不能”。我自动把“不能”替换成“怎样做,才能?” 比如,PR客户要求周末发稿,人家大网媒体编辑周末是不上班的呀。可我不会和客户说,这个不能。而是说,好的,我尽量去做。怎么完成?想办法呗! 就这样,你会发现,一但问自己“我怎样才可以做到?”时,能做到的事就越来越多。能做的事情越多,你的价值也越来越大。因为问题解决者,一定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还有一些打破我以前价值观的认知,比如,对员工、对客户、对行业、对竞争对手的理解,在点点滴滴的实践中,旧有的认知不断被调整、被完善。 关于好人、坏人,关于好事、坏事,也不像以前那么斩钉截铁的去下定论了,而是学会了心态平和的接受事物本身的变化。 正如李笑来说的那样“这个世界所有的知识,都是我们认知这个世界最重要的武器。你的武器库里武器越多,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就会变得更加从容。” 当学会更多角度去认知这个世界时,内心只有一种状态,叫“平和”。 最后,有同学问,我的愿景是什么?我回答,不知道。 我以前想过,也知道。但现实是创业本是九死一生的事,谁也不知道未来如何?对创业者来说,目标就是,先活着,再活好。至于愿景,是对没有生存顾虑的企业来说的。我可以给团队讲有趣、有钱、有机会,但不想讲太多情怀。 关于创业,除了用“成功”和“金钱”来衡量以外,我坚信无论如何我都会赚到的是“成长”,并且是加速的“成长”。 而成功,不过是成长的一个又一个里程碑而已。 仔细想想,这些道理不仅仅适用于创业。也同样适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那些可以帮助你加速成长的,都值得我们去追求。而最美好的风景,一定是在路上。 总结: 1、所谓“勇气”,就是做好你自己,并相信,无论结果如何,你都能从中得到收获。 2、事业这个“姑娘”,她爱不爱你,你不知道,你唯一知道的是,你付出时是无怨无悔。 3、一但问自己“我怎样才可以做到?”时,能做到的事就越来越多。能做的事情越多,你的价值也越来越大。 4、成功,不过是成长的一个又一个里程碑而已。 5、那些可以帮助你加速成长的,都值得我们去追求。 6、最美好的风景,一定是在路上。 喜欢文章的亲们,语姐有一个请求,就是记得帮我转发哦。你的转发,会给我继续写文章的动力!这对我真滴很重要。 End (编辑:92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