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产品,这些你知道吗?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一、产品经理的素养关于产品该懂什么,或者说应该具有怎样的能力,这是个见仁见智的话题。 譬如说,C端产品人,大多熟悉用户思维,有深度的关于用户体验的思考,甚至需要一定的“APP深度使用成瘾”的“症状”。很多B端产品人,可能更多关注业务解耦,处理事务的逻辑关系和层次结构。 大家常常自身和对外的角度,去剖析事务的两面性。 我是一名偏向于C端的产品人,从0-1也完成了多款鲜活的APP,从其中不乏某些垂直领域的黑马。 如果让我来谈谈产品人的素养: 1. 内建能力1.1 熟悉你的领域(垂直生态和行业动态) 1)垂直生态 垂直生态是指你策划的项目所处的行业。 例如,你负责公司“股票”类软件的设计,不管是“导流获客”用户也好,还是“工具类存量养护”用户也罢,都是在互金行业的线上“证券”这个领域;类似的竞品例如“大智慧”“雪球”“同花顺”等。 那么此处的垂直生态就是由多家头部(50万 DAU)和其他小众产品(5千~5万 DAU)组成的生态圈。 基于大家生活在同一个生态圈中,大家尽管玩法不同,目的也不一样,但是挖掘的用户基本是同一批人。作为产品人做竞品调研或市场分析的时候,着重研究这个生态圈的“空洞之处”。 当没有把握基于竞品成熟的业务模式去创新时,往往最成熟的办法就是“钻空子”。能在大的成熟的生态圈中寻找到另一份”养料“,你的产品才能生根发芽。 图1:某行业调研报告截图 2)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是一个泛泛而谈的概念,小到头部公司的资源调整(可能会波及整个生态引发恐慌),大到国家监管层面政策导向,都还属于行业动态这个范畴。作为一个产品人,理应运筹帷幄有关行业的最新动态,定期做好资料收集 1.2 业务素养 大多产品人工作重心都放在“设计”上,每个产品经理都有自己的一套设计思路,在BAT等大厂,大家熟称为“中观的套路”;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微观思想(人性)”。 譬如,你在设计一款“社交类”APP,从用户点击应用图标开始,你就应该能详尽预料到该用户的后续点击操作(当然,可能用户的操作是无序的,甚至是没有任何的逻辑)。 这里有这样一套方法论:模型抽象出来是“一个用户”,去参观“游乐场”,当没有“引导员”陪伴的时候,他怎样能充分的利用“门票”(时间和金钱),游览整个园区?每个用户从进入园区开始,基于不同的兴趣或产品感官,用户会选择不同的浏览方式。 反馈到APP中来看,还是以股票类软件为例: 每个用户进入首页(或其他锚定页面)之后,有一部分用户可能去“添加自选股”,而有的用户可能去查看“行情信息”,甚至还有用户着力去寻找行业资讯为下一次投资做舆情基本面分析。 那么,作为产品,我们考虑的重点是通过哪些手段来分析这些用户路径,根据这些信息(可能是数据报表,可能是用户体验地图)寻找到什么样的逻辑和层次关系,来优化我们产品的用户体验,提高这款产品对于多数用户的用户价值。 此外,更多的产品经理可能负责从0~1搭建一个项目,当从设计开始就要考虑到产品的定位,页面风格,核心优势……跟进应用市场上架,SEO、ASO优化等问题,还要考虑短信签名、域名网址登记备案等工作。 图2:读梁宁《产品思维》总结 2. 对外协同2.1 沟通的艺术 可能越是大厂的同学,对沟通这个词颇有微言;往往跟开发、运营、市场等部门的小伙伴协同办公的时候,伴随着沟通更多的“甩锅”“效率”“留痕”等字眼。 网上关于“沟通”效率的书很多,当我从产品助理一路走来,感悟最多的是“协同”这个词。 首先,大家能共信的是“沟通是为了让别人帮你解决问题”,怎么让别人“乐意”为你服务呢? 我觉得销售行业有一种模式特别有意思,销售员在推销一款产品之前,往往不会简明了当地去说服别人。 你应该怎样做,或者我觉得你应该怎么做,在发起请求之前,他们会跟客户聊有关这个产品的价值,你“拥有这款产品之后的美好”和“你不能拥有这款产品的严重结果”,这招对于犹豫不决的用户有奇效。 类比到我们产品人的沟通中来,当我们同开发的同学去提“要加个小需求”时,我们就可以跟他去聊“但我们上了这个功能/页面之后,这款APP将多美好,能给用户提供多少价值。同理,当跟UI同学去提修改个页面样式的时候,应该去聊“当这个刷新按钮放左下角的时候,用户用起来得有多爽啊”。 其实沟通处理问题变得娴熟了之后,大家能体悟到的是,“沟通”就是让别人帮你解决问题,你需要通过“艺术的手法(手段)”让别人乐意帮你解决,并且大家都能获得好处,这样才能达到团队效率的最大化(即很多团队中OKP目标的逐步取得)。 图3:关于“沟通” 2.2 向团队交付你的价值 很多产品人太注重怎么给用户交付价值,往往忽略了团队的建设(我是一个例子)。 这里把我抬出来给大家做剖析。 我曾在一个月内做了4个版本的“开通会员页(支付页面)”,面对我这种“频率不合理”而又“貌似很专业”的需求邮件,UI设计师很忧桑。 那一个月,我请了那个哥们吃了两顿火锅才让他消消气。很巧的是,有次我跟他吃饭,他跟我说了一句让我醍醐灌顶的话“我不怕忙,我怕瞎忙”。 (编辑:92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