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92站长网 (https://www.92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点评 > 正文

用大数据赋能产品的 3 个锦囊

发布时间:2019-11-24 22:15:57 所属栏目:点评 来源:做站长
导读:我们都知道数据赋能产品,落在实践中,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让数据融合盗产品设计中呢? 本文内容根据神策数据产品总监杜明翰在《数据分析-运营与产品场景的应用实践》主题沙龙中演讲整理所得。主要内容包括: 数据赋能产品的2个层面 锦囊 1:聚焦收益最大化

因为大多数时候直觉约等于可实验的假设,企业其实不仅将数据用于数据来分析得出结论,还可以用数据来验证假设。如在电商、医疗、金融等大多数企业进行产品设计时,有时很难找到直接指导下一步的数据指标,而是要结合经验再利用数据去洞察一些问题、提出一些猜想来验证。

数据、策略成为产品的一部分

数据可以作为产品的一部分来进行设计,也就是过去的企业流程化的依赖运营推一个东西,然后用户再买。但当企业在有足够多的数据的基础之上,可以将数据融入产品,不断地指导产品呈现新的展示,让用户在产品中呈漫游状态去购买。就如前面所说,用户是先逛再买,还是先逛再买再逛再买,这从根本上会影响产品设计、运营的逻辑。

锦囊 3:在一开始,就把数据当做产品的一部分来「设计」

在一开始把数据当做产品的一部分来「设计」是现在企业较追求的方式,可以起到降本增效的效果。下面再为大家讲述一个案例:

B 企业也是一个出海电商,该企业走的是较轻的平台模式,上游对接中小型厂家、批发商,平台统一提供人货匹配、客服、海外物流等服务。平台不提前备货,用户下单后,国内供应商发货到仓,平台负责质检并打包发送至海外,当地采用第三方物流。

B 企业的创始人来自阿里,在公司刚开始成立时,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无法像淘宝一样大量投入资金做运营,评估自身的技术优势后,便开始考虑如何在产品设计时,用技术代替运营解决上货、配货、内容专题制作等问题。

因此,B 企业自主研发了货和用户的数据中台,以及一系列取代人力的「机器人」。其背后的逻辑和今日头条类似:货卖得越多,系统对人和供应商就越了解。

在选品时,B 企业通过爬虫大数据抓取海外用户爱买什么商品,然后在海量 SKU 中寻找分析用户最有可能喜欢的商品。通过供应商的资质、产能、过往历史筛选供应商。而在人货匹配方面,综合用户偏好进行多维度推荐,最终做到千人千面,用精准的信息匹配提高转化率。

不难发现,如果企业从产品设计之初便考虑将数据用起来,并考虑用技术的方式代替原有人力,整个产品的设计思路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另一个内容娱乐领域的 C 企业,也将数据和技术应用于产品设计上。

C 企业在用户下载 APP 后,会显示一些主题问读者是否愿意订阅并接收对应的推送内容,假如用户选择了搞笑、娱乐八卦的主题,就会询问是否需要推送这些主题。由于前面已经表明感兴趣,大多数用户会选择允许推送。

相较于其他产品在下载时询问是否开启推送,这种方式很好地将推送融入到产品形态的一部分,并增加了推送打开率。同时,用户打开推送后,该产品就可以进行该主题的推送和相似主题用户可能感兴趣的内容的推送,可持续的建立这个产品使用的正向循环。

可以说,C 企业直接将推送从运营手段变成产品的核心功能。这样做的基础是企业有评估推送 push 带来的具体效果的数据分析能力,否则其指导意义将大幅降低。事实上,C 企业做到将产品、运营、策略及数据融为一体,通过聚合、内化到产品中,来释放数据的想象力。

对于我们的启示是,在设计一个产品时,可以将数据当成一部分考虑到整个产品的完整闭环中,思维将变得更开阔。

用大数据赋能产品的 3 个锦囊

 

作者:神策研如玉;公众号:用户行为洞察研究院(ID:SDResearch)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

(编辑:92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