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兔”月背拓荒记:已存活400多天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3-25 热度:168
-
机器人最近有点忙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3-25 热度:52
巡检、清洁、测温、云端护理、无人配送等各类机器人在疫情防控中大显身手,随着复工复产按下快捷键和“新基建”热潮渐起,机器人主战场也发生战略性转移。 到底有多少机器人上了一线,官方没有统计。 但记者从中国电子学会了解到, 二月初,世界机器人大会[详细]
-
工信部发文明确五方面推动5G加快发展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3-25 热度:110
央广网北京3月24日消息 今天(24日),工信部发布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明确加快5G网络建设部署、丰富5G技术应用场景、加大5G技术研发力度、构建5G安全保障体系、加强组织实施等5个方面18条具体举措。 通知要求全力推进5G网络建设、应用推广、技术发[详细]
-
荣耀30系列参数海外曝光,或采用 1/1.3英寸业界最大传感器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3-25 热度:92
拍照能力向来是购机用户的最大需求,一款手机的成像质量往往直接影响着手机的销量。今天,据国外知名爆料网站slashleaks透露,荣耀30系列将采用一款全新的索尼定制传感器,该传感器尺寸达1/1.3英寸,或为当前业界最强大底。[详细]
-
新浪微博因数据泄露问题被工信部约谈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3-25 热度:171
央广网北京3月24日消息 据工信部消息,2020年3月21日,针对媒体报道的新浪微博因用户查询接口被恶意调用导致App数据泄露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对新浪微博相关负责人进行了问询约谈。 工信部要求新浪微博按照《网络安全法》《电信和互联网用户[详细]
-
NASA验证“月球导航”可能性 能接收GPS信号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3-24 热度:164
据美国太空网、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网站等消息称,为实现重返月球的目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科学家开始进行“月球导航”的验证,他们表示目前地球轨道上的GPS卫星发射的信号,在月球上可以接收使用,定位精度能达到200米至300米。 在地[详细]
-
全球变暖 水资源会发生哪些变化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3-24 热度:141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主题是“气候与水”。我们都知道,气候、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它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全球变暖背景下,水资源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全球干者越干湿者越湿 “适宜的气候和适量的水资源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必要条件,即常常[详细]
-
“新基建”究竟谁来干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3-24 热度:75
“新基建”究竟由谁来干?不妨先来看看具体案例—— 近日,由厦门市政府与神州数码集团合作打造的厦门鲲鹏超算中心投入使用。该中心既能为政府、企业等提供海量存储和计算支持,也能在政务、健康医疗、海洋气象等领域提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超算服务,将成[详细]
-
“云复工”了,你的绩效奖金还好吗?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3-24 热度:108
原标题:云卖房、云导购、云授课……线下工作线上做,但凑热闹的多买单的少 “云复工”了,你的绩效奖金还好吗? 阅读提示 疫情防控进行时,许多过往从事线下工作的劳动者,开启了“云复工”模式:房地产销售王奇和同事摸索起了“直播卖房”,培训教师李慧[详细]
-
北京警方破获涉疫情电信网络诈骗案63起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3-24 热度:79
疫情期间,骗子们可没闲着。疫情期间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微信、QQ等网络平台发布虚假售卖防护物品信息、发布刷单工作信息引诱事主上当受骗;一些不法分子冒充公检法等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博取事主信任骗取钱财,损害了群众切身利益,影响了社会治安稳定。据北京[详细]
-
疫情之下 国之重器迎难而上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3-22 热度:69
3月14日,在湖北荆门漳河水上机场,全球最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正式启动相关科研前的保障工作。 疫情期间,忙碌的不只AG600。浦东生产线第一架ARJ21飞机132架机在浦东机场完成首次生产试飞;上海光源和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不停与病毒“厮杀”[详细]
-
科技助力防疫 最美机器人逆行者案例分享会召开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3-22 热度:96
央广网北京3月20日消息 3月18日,中国电子学会、世界机器人大会组委会秘书处召开“最美机器人逆行者案例分享会”,组织相关电子信息行业企业和机器人企业代表共同分享各自在研发抗击疫情所需的关键设备方面取得的进展与抗“疫”感人故事。 会议由中国电子[详细]
-
智能头盔 自动测温预警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3-22 热度:153
科技日报讯 (潘熙可 胡蕊蕊记者寇勇)“最高体温36.4℃,请通过!最高体温36.2℃,请通过!最高体温37.4℃,那位市民请留步。”从3月中旬起,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公安分局执勤民警用上了智能防控头盔。只要戴上头盔走在人群中,一眼扫过,即可完成对前方5[详细]
-
摄入微塑料,就在撕开塑料袋一瞬间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3-22 热度:177
科技日报北京3月19日电(记者张梦然)自然科研旗下《科学报告》19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人们在日常任务中打开塑料袋和塑料瓶一类的塑料包装时,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微塑料,这些微塑料是指长度小于5毫米的塑料小颗粒。 微塑料的危害体现在其颗粒直径微小上,[详细]
-
猎豹移动商场机器人大屏网络上亿广告资源助力零售业复苏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3-22 热度:77
为帮助包括餐饮、快消等更多线下零售企业和商家恢复运营,尽量减轻疫情突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猎豹移动借助自身构建的AiM商场机器人大屏网络重磅推出“涅槃行动”,免费向线下商家提供价值上亿创新营销资源,助力相关零售商家恢复营运,精准触达目标客流。[详细]
-
工信部发布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3-22 热度:87
原标题:工信部发布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 工信部今天发布《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通知提出,加快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工业互联网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创新,培植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支撑实现高[详细]
-
校园智能化升级:百度大脑AI技术为“复学防疫”提供解决方案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3-21 热度:109
“忘带校园卡扣5分[详细]
-
复工复产中,“新基建”正向我们走来……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3-21 热度:89
近日,在复工复产的大背景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成为高频词。近日,中央相关部门多次部署与“新基建”相关的任务。新基建具体内容是什么?为何如此受重视? “新基建”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明确[详细]
-
疫情下民众大量囤货 为什么最抢手的是卫生纸?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3-20 热度:169
全球疫情蔓延,多国民众大量购买和囤积日常生活物资—— 为什么最抢手的是卫生纸 3月17日,在美国旧金山湾区米尔布雷市的一家超市,货架上的货物所剩无几。新华社发 (李建国摄)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笼罩下,没人能想到,一向难登大雅之堂的卫生纸却频成新闻[详细]
-
“中国制造”加力稳住全球供应链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3-20 热度:123
到3月17日,“南昌-莫斯科/明斯克”中欧班列恢复常态化开行满一个月。 一个月来,满载着货物集装箱的中欧班列,一趟趟由南昌国际陆港驶向俄罗斯莫斯科、白俄罗斯明斯克,把一批批优质“中国制造”商品运到海外客户手中,拉响驶向春天的汽笛声。 随着复工复[详细]
-
丢失的记忆能否找回,这一点很关键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3-20 热度:137
近日,因脑部受伤已经失忆30年的打工者朱家明偶然在收看疫情新闻时,忽然想起了家乡和亲人的相关信息,并在民警的帮助下找到了自己的亲人。 失忆30年还能恢复记忆,这样的例子十分罕见。失忆到底是如何造成的?为什么有的人能恢复记忆有的人却不行? 大脑[详细]
-
5G让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速跑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3-20 热度:129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近日召开会议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数字经济时代,网络成为必要的、普遍的基础设施。工信部于近日召开加快5G发展专题会,部署加快网络建设、深化融合应用、壮大产业生态等工作。 5G将拉动多少投资[详细]
-
北冰洋的“无冰之夏”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3-19 热度:191
美国科学家近期在学术期刊《气候》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北冰洋很可能在2034年迎来第一个“无冰之夏”。 北极海冰并非一成不变,一年中会动态变化:夏季持续融化,在9月前后达到最小面积;冬季持续结冻,在3月前后达到最大面积。近几十年来,由于北极[详细]
-
科学家揭秘植物之间如何“交流”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3-19 热度:144
新华社南京3月16日电(记者王珏玢)看上去“安静生长”的植物,在看不见的地下世界里却有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一项由中、德、英三国学者共同参与的最新研究发现,相邻植物可以通过根部释放的化学物质互相“对话”。这种由化学物质主导的“交流”,可以[详细]
-
防疫科普要易懂管用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3-19 热度:89
疫情防控,科普不可或缺。防疫知识走进千家万户,将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更多理性力量。 “鞋子会把病毒带回家吗”“检测仪会不会造成交叉感染”“可否通过大强度锻炼提高抵抗力”……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每次都会邀[详细]